跳到主要內容

創作五十年磨出「厚工」水彩 黃運祥赴土銀展出

  最特別的水彩畫來了!本行總行「館前藝文走廊」邀請投身創作逾五十年的藝術家黃運祥舉辦「臺灣巡禮-黃運祥厚工水彩個展」,展現「厚工水彩」厚實與渲染的雙重效果,展覽期間為114910日起至114101日止(平日上午9時至下午5時開放免費參觀,例假日不開放)。

  本次本行舉辦之「臺灣巡禮-黃運祥厚工水彩個展」涵蓋黃運祥老師橫跨十餘年的代表作,其足跡遍及臺灣東西部海岸、山城漁村及都會夜色,以入選新北市美展的《從八里到萬里》作品、行天宮人文獎首獎《感恩》、臺東美展首獎作品《水湳洞》,以及《與芝波蘭共舞》、《海角漁村慶典》、《夜市彩光》等畫作展現臺灣在地生活的光影律動。

  黃運祥老師成長於桃園市觀音區,初中時曾受水墨名家戴武光指導,在素描和水墨創作領域打下扎實基礎,學生時期即嶄露頭角,拿下多項校內外繪畫比賽首獎,但當時考量家庭經濟狀況,他升學後選擇建築科系並成為業界知名建築師,在短短30年內創造出超過600件建築及室內設計案。

  而黃運祥老師始終不忘對繪畫的初心,在建築業工作之餘,他仍至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及各大美術館進修繪畫技巧,向劉文煒、謝明錩及梁光堯等名師學習水彩理論及技法,步入中年後,更提前退休轉型為全職創作者。

  全心投入繪畫後,為改善水彩畫色彩單薄的體質,黃運祥老師以自身建築專業研發出「厚工水彩」技術,選用特殊處理後的矽酸鈣板取代傳統畫布,除了表示作品有厚度外,更帶入閩南語「厚工(費工)」的寓意。

  在黃運祥老師的作品中,不僅同時表現出油畫的厚實與水彩的渲染效果,更善用增厚劑、多媒材顏料打磨出不同的風格,巧妙囊括水彩、油畫、水墨的優點於一身,他也因此在2010年及2012年桃源美展皆拿下水彩類首獎殊榮,其得獎作品《莫拉克》亦獲得國立臺灣美術館藝術銀行典藏。

  為了讓各界欣賞黃運祥老師的獨門創作,本行總行(臺北市中正區館前路46號)「館前藝文走廊」本次邀請黃運祥老師舉辦「臺灣巡禮-黃運祥厚工水彩個展」,自114910日(三)起每週一至週五上午9時至下午5時展出,並於114101日(三)中午12時卸展。

本行自94年發起「館前藝文走廊」活動,提供上百位藝術家舉辦創作展,力挺藝文產業發展,亦發揮永續ESG(環境、社會與公司治理)的「社會參與」使命。除了幫助本土藝術扎根,本行秉持「豐厚、和諧、熱誠、創新」的永續經營理念,以臺灣社會最值得信賴的金融夥伴為長期目標,連6年獲金管會頒發「金融服務業公平待客原則評核」優異肯定,打造企業、社會及環境永續發展的璀璨未來。

QR

圖片列表

藝術家黃運祥(左三)及家人一同與本行副總經理蔡慈瑛(右三)、本行董事會主任秘書鄭瑟琴(左二)、本行秘書處長程權勝(左一)合影。
藝術家黃運祥(左三)及家人一同與本行副總經理蔡慈瑛(右三)、本行董事會主任秘書鄭瑟琴(左二)、本行秘書處長程權勝(左一)合影。
藝術家黃運祥(左二)以本行松山分行為題材創作並與本行副總經理蔡慈瑛(右二)、本行董事會主任秘書鄭瑟琴(左一)、本行秘書處長程權勝(右一)合影。
藝術家黃運祥(左二)以本行松山分行為題材創作並與本行副總經理蔡慈瑛(右二)、本行董事會主任秘書鄭瑟琴(左一)、本行秘書處長程權勝(右一)合影。
藝術家黃運祥(左)為本行副總經理蔡慈瑛(中)、本行董事會主任秘書鄭瑟琴(右)導覽畫作。
藝術家黃運祥(左)為本行副總經理蔡慈瑛(中)、本行董事會主任秘書鄭瑟琴(右)導覽畫作。
公告日期: 2025/09/11 最新更新日期: 2025/09/11